1. 科研队伍和实验平台
科研队伍包括教授18人,副教授21名,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(90%以上为工学学位),兵团英才4人、兵团中青年领军人才4人、省级(兵团)科研创新团队3个--“新疆特色食品发酵工程创新团队”、“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过程控与安全创新团队”、“新疆特色益生菌资源与乳品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”。科研教学实验场地达10,000多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多万元。2009年以来先后获批 “新疆特色果蔬贮藏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”、“新疆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”,2个自治区产学研研究生培养基地,共建“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”。
2. 特色与优势
围绕新疆大宗和特色农产品资源,在林果加工保鲜、特色动物性食品加工、农产品功能性组分化学与食品营养、民族特色益生菌资源与发酵,凝练形成四个稳定、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方向,先后承担在研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0余项,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项(其中面上项目3项、基金委-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)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、省级重大专项1项、省级重点科技攻关20多项。期间到位经费约3150多万元,人均科研经费约14万元/年。近五年,重点围绕哈密瓜、香梨采后生理,特色果汁加工风味组份与感官,熏马肠加工生物胺累积机理与控制,民族奶酪风味产生的微生物机制,特色乳酸菌、酵母菌资源等领域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近70篇(top期刊15篇或JCR2区以上30多篇),EI检索论文50多篇,奠定了本学科坚实的应用基础研究。
在无核白葡萄贮运,蟠桃汁、胡萝卜汁、红枣蒸馏酒加工,番茄和特种油脂营养等领域,申报发明专利,完成成果鉴定转化和推广。尤其近3年,积极响应新疆发展战略,以汇聚人才、服务地方中小企业为突破,科研人员下基层90多人次,培训基层技术人员800多人次。为南疆兵团和地方企业把脉技术和产业问题,联合企业获批兵团南疆重大、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10多项,充分体现了本学科在新疆工、农业经济建设中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紧迫的行业需求。
虽处于地理劣势、面临人才引进难而易流失的局面,但学院坚持十多年在国内食品学科顶尖高校培养师资博士(工科占90%以上),特别是江南大学在人才培养、科研合作的对口援疆,极大的优化了团队学科背景,明确了学科方向和带头人,科研目标明确,后发优势明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