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个人简介】
张浩鹏,汉族,中共党员。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。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“石河子大学三好学生”称号,两次作为石河子大学二队队长参加“欧贝尔杯”并获得西北赛区二等奖,作为负责人完成创新训练项目校级重点项目结项,专注学科前沿,围绕新疆熏马肠生物胺控制开展研究,参与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,EI文章1篇;积极投身志愿服务,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累计超200小时。
【个人事迹】
“学习与成长,从来不只是为了自己。”当张浩鹏被问起为什么总愿意多做一些、多走一步时,他这样说道。从家乡跨越千里来到石河子大学,他带着一份朴素的信念:把每一步走扎实,让每一天有意义。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石河子大学的实验室,张浩鹏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。这个从千里之外来到边疆求学的年轻人,用三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关于成长、奉献与温暖的青春故事。
大二那年,对食品科学的热爱让他走进了实验室,并毅然加入了“欧贝尔杯”竞赛团队。从此,深夜的实验室里多了一盏不灭的灯。“那段时间,我们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,”他回忆道,“但看着实验数据一点点完善,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动力。”作为队长,他带领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最终荣获西北赛区二等奖。这份荣誉背后,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坚守。
然而,他的脚步不止于实验室。2023年夏天,他奔赴南疆开展社会实践,为当地孩子带去食品安全知识。在那里,一个腼腆的男孩每天都会把教室里唯一的电风扇转向他;课后,孩子们会把珍藏的水果塞进他的口袋。“他们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,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。”他在日记中写道。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服务基层的信念,此后他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超过200小时,用行动诠释着青年担当。
在他的成长路上,温暖始终相伴。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与他考取同一所大学,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;父母每晚的电话,是他卸下疲惫的港湾;宿舍六兄弟的相互扶持,让远离家乡的他从未感到孤单。“正是这些温暖,给了我勇往直前的力量。”他说。
如今,站在人生新起点的他,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谦逊与热忱。“青春不只是一段时光,更是一种选择。”他始终相信,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获得过什么,而在于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什么。在石河子的这片热土上,他将继续用专业知识服务边疆,用实干精神浇灌理想,让青春在西北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。
【榜样说】
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,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。我们的坚持和努力,不是为了成为谁,而是为了不辜负这段最好的年华。请相信,踏实走好每一步的人,终会成为自己的光。
